杭州校区切换校区
图标

学习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 > >学习文章 > >

IPv6基础浅谈

发布时间: 2017-06-16 14:58:26

IPv6协议地址大小为128位。

首选的IPv6地址表示为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,其中每个x是代表一个4位的十六进制数字。

IPv6地址范围从0000:0000:0000:0000:0000:0000:0000:0000至ffff:ffff:ffff:ffff:ffff:ffff:ffff:ffff。

IPv4的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码组成。格式为xxx.xxx.xxx.xxx,其中的x代表的是一个三位的二进制数字。

除此首选的格式之外,IPv6地址还可以其它两种短格式指定:

省略前导零

通过省略前导零指定IPv6协议地址。

例如,IPv6地址1050:0000:0000:0000:0005:0600:300c:326b可写为1050:0:0:0:5:600:300c:326b。

双冒号

通过使用双冒号(::)代替一系列零来指定IPv6地址。例如,IPv6地址ff06:0:0:0:0:0:0:c3可写为ff06::c3。一个IP地址中只可使用一次双冒号。

IPv6地址的另一种可选格式组合了冒号与带点表示法,因此可将IPv4地址嵌入到IPv6地址中。对最左边96个位指定十六进制值,对最右边32个位指定十进制值,来指示嵌入的IPv4地址。在混合的网络环境中工作时,此格式确保IPv6节点和IPv4节点之间的兼容性。

这两种类型的IPv6地址使用此可选格式:

通过IPv4映射的IPv6地址

此类型的地址用于将IPv4节点表示为IPv6地址。它允许IPv6应用程序直接与IPv4应用程序通信。例如,0:0:0:0:0:ffff:192.1.56.10和::ffff:192.1.56.10/96(短格式)。

兼容IPv4的IPv6协议地址

此类型的地址用于隧道传送。它允许IPv6节点通过IPv4基础结构通信。例如,0:0:0:0:0:0:192.1.56.10和::192.1.56.10/96(短格式)。

所有这些格式都是有效的IPv6地址格式。在“iSeries导航器”中指定这些IPv6地址格式中的任何一个。

基于IPv6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


演示目标:配置IPv6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。

演示环境:如图12.98所示的演示环境。


演示背景:在路由器R2上配置3个环回接口IPv6地址,分别模拟三个不同的IPv6前缀,作为IPv6的目标网络,然后,在路由器R1上为三个IPv6前缀配置静态路由,并检测其连通性,最后使用IPv6的默认路由去替代具体的静态路由条目。

演示步骤:


第一步:为路由器R1和R2完成基础配置,包括启动IPv6和IPv6的地址配置,并激活相关接口,具体配置如下所示:


在路由器R1上的配置:

R1(config)#ipv6 unicast-routing* 启动IPv6的路由功能,否则静态路由无法完成。

R1(config)#interface e1/0* 进入E1/0接口模式。

R1(config-if)#ipv6 address 2001:10::1/64* 为该接口配置IPv6地址

R1(config-if)#no shutdown

R1(config-if)#exit



在路由器R2上的配置:

R2(config)#ipv6 unicast-routing

R2(config)#interface e1/0

R2(config-if)#ipv6 address 2001:10::2/64

R2(config-if)#no shutdown

R2(config-if)#exit


R2(config)#interface loopback1

R2(config-if)#ipv6 address 2001:2::1/64

R2(config-if)#exit


R2(config)#interface loopback2

R2(config-if)#ipv6 address 2001:3::1/64

R2(config-if)#exit


R2(config)#interface loopback3

R2(config-if)#ipv6 address 2001:4::1/64

R2(config-if)#exit


第二步:在路由器R1上去ping路由器R2上的那几个环回IPv6地址,结果应该是ping不通,因为在路由器R1上暂时没有到目标地址的路由,关于这一技术知识点与IPv4的环境相同,要配置IPv6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功能类似于IPv4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,但是书写形式上还是存在一定区别,而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。


建议的IPv6静态路由输入的格式:

ipv6route <目标IPv6前缀><出站接口><下一跳IPv6地址>


n目标IPv6前缀:指示目标的IPv6网络,这与IPv4的目标子网的意义相同。

n出站接口:当前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出站接口,如果使用了邻接路由器的IPv6本地链路地址来作为下一跳地址,那么在静态路由的语法中必须包含出站接口关键字。

n下一跳IPv6地址:要到达目标网络所要历经的下一跳路由器的IPv6的地址,这与IPv4的环境相同,注意:根据RFC2461规定,路由器必须能够确定下一跳路由器的本地链路地址,所以,在配置IPv6静态路由时,下一跳地址建议配置为邻接路由器的本地链路IPv6地址。在该实验环境中可以在路由器R2上使用show ipv6 interface e1/0来查看路由器R2的本地链路IPv6地址,如图12.99所示。

        



在路由器R1上配置IPv6的静态路由:

R1(config)#ipv6 route 2001:2::/64 e1/0fe80::c801:eff:feb0:1c

R1(config)#ipv6 route 2001:3::/64 e1/0fe80::c801:eff:feb0:1c

R1(config)#ipv6 route 2001:4::/64 e1/0fe80::c801:eff:feb0:1c


  当完成上述配置后,可以在路由器R1上通过指令show ipv6 route查看Ipv6的路由表,如图12.100所示,可清晰地看见被添加的三条静态路由。然后在路由器R1上再次测试与目标Ipv6的通信,如果没有故障,应该成功通信,如图12.101所示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

第三步:在完成上述实验后,请删除三条静态路由,然后配置IPv6的默认路由来完成与目标网络通信,关于删除三条静态路由和添加默认路由的配置如下所示,当完成配置后,可以通过再次查看IPv6的路由表,如图12.102所示,可清晰地看到被添加的IPv6的默认路由,此时,路由器R1应该能成功的ping通三条目标IPv6地址。


在路由器R1上去删除IPv6的静态路由:

R1(config)#no ipv6 route 2001:4::/64e1/0 fe80::c801:eff:feb0:1c

R1(config)#no ipv6 route 2001:3::/64e1/0 fe80::c801:eff:feb0:1c

R1(config)#no ipv6 route 2001:2::/64e1/0 fe80::c801:eff:feb0:1c


在路由器R1上配置Ipv6的默认路由:

R1(config)#ipv6 route ::/0 ethernet 1/0 fe80::c801:eff:feb0:1c

     





上一篇: IPv6系列实验-6to4配置

下一篇: 解析硬盘接口技术

在线咨询 ×

您好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我们将竭诚提供最优质服务!